阅 读

喜看稻菽千重浪—建国60年辛集农业成就辉煌


[日期:2009-10-19] [字体: ]

    60年,征程岁月弹指一挥间;60年,华夏大地沧桑巨变。今年,我们伟大的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60岁华诞。在庆祝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之际,我们采写了一批重点稿件,现予编发。祝愿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日新月异,蒸蒸日上。

    踏着共和国前行的步伐,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辛集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六十年来,“土地改革”、“农业合作化”、“大跃进”、“人民公社”、“包产到户”、“两高一优”、“农业产业化”、“税费改革”、“取消农业税”、“两免一补”、“现代农业”、“新农村建设”、“城乡统筹”……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关键词,折射出辛集农业、农民、农村的发展变化历程。全市344个街村正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阔步前进!

    建国六十年来,全市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农村居民生活从食不裹腹、衣不蔽体到今天的物质生活相对丰裕,消费质量明显提高,生活环境显著改善。电话、汽车、冰箱、彩电、电脑、空调大步进入农村。2008年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33台,电冰箱54台,洗衣机98台,空调机24台,照相机4架,移动电话123部,微波炉11台,家用计算机22台。2008年,全市农业总值达到61.25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91元。

    一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

    辛集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十年,是一部不断探索和创新制度的历史。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,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,每一步探索和改革,中国农民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,也付出了高昂的历史代价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推广,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面迸发出来,农业和农村经济飞速发展,走上了稳定、持续、健康发展的道路。纵观辛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,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。

    第一阶段:1949-1956年,为起步阶段。建国初期,我市农业生产是单一的粮棉油料种植形式,种植品种以农家种为主,耕作方式基本为一年一熟制。农民耕种以人畜为主,靠“老天爷”吃饭,因此种植作物以高粱、谷子、棉花等耐旱作物为主。由于生产条件落后,这一时期产量增长缓慢,粮食平均亩产1949年为83公斤,到1956年仅增产近10公斤;人均占有粮食1949年为146公斤,到1956年仅增1公斤。

    第二阶段:1957-1977年,为徘徊阶段。1957年以后,农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,但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,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20年间农业生产力水平增长缓慢,农民的温饱问题仍未得到解决。

    1958年农村发动了“大跃进”和人民公社化运动,加上三年自然灾害,农业生产力受到了严重破坏,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,农业生产进入徘徊阶段。建国后小麦亩产量最低的年份是1961年,只有86斤。是农民生活较为困难的时期。经过1963年到1965年的三年调整,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。正当我市农业生产进入全面快速发展之时,又受到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影响和破坏,在此期间,农业生产片面强调“以粮为纲”,不仅挤掉了经济作物,也限制了林、牧、渔业生产。

    第三阶段,1978-2008年,为快速发展阶段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,农业生产进入快速增长阶段,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,市场供应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,由过去的供应紧缺变成了供应充足。

    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对农民而言,“一号文件”是一份亲切的文件,有着特殊意义。1982年1月1日,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“一号文件”,肯定了“包产到户、包干到户”制,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,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。此后,中央又连续发了4个“一号文件”,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,延长土地承包期,使农民吃上“长效定心丸”。5个“一号文件”,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厚望和心声,记载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。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,在历史的瞬间,越过了贫困,从温饱线上逐步向小康迈进。

    自1980年起步到1983年,我市农村和全国一样,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经营形式,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,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,粮、棉、油单产达到较高水平。到1986年,全市农民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。

    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农民收入增长放缓,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。2004年,2005年,2006年,中央又连续发了3个“一号文件”,建立惠农支农的长效机制,对种粮农民补贴,推动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,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一次次政策创新。它所蕴含的城乡结合、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,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要求。春天孕育着金色的希望,人们期待着,中国的农村改革再次迎来沉甸甸的丰收。

    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,成为我市农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源头活水。

    翻开辛集农业的市情:全市37万农民,总耕地面积77.5万亩。建国初期,粮食生产尤其是低劣品种产量比重较大,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不发达,农民收入较低;自然灾害频繁,农用物资紧张、资金奇缺,给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困难。

    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,辛集农业路在何方?

    1986年4月,我市提出在农业上实行农业技术集团承包,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综合指导与对农技人员的奖惩、责任挂钩。

    “八五”期间,我市坚持“走科技兴农之路,进一步改造中低产田,在保证种植业稳定增长的同时,大力加强林果业建设,进一步发展畜牧业”。

    进入“九五”,我市继续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,调整农业结构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。努力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,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。

    2001年2月,市委四届六次全委(扩大)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,经过3-5年的时间,基本建立以综合性种子基地、优质棉生产基地、优质麦生产基地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为特色,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,以公司+基地+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为模式,面向大中城市、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农业格局。

    2006年,我市“十一五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中提出: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责任,加快构筑梨果、优质麦、优质棉、奶牛、蛋鸡、生猪、蔬菜、枸杞八大龙型产业格局,以发展农村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,建立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、反哺农业、回报农民的长效机制,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。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抓好龙头项目建设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以及无公害、标准化生产,加快发展乡村民营经济,努力增加农民收入,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。
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admin | 阅读:
内容相关      
热门留言